质量专业路上奔忙,有的意气风发,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,一路奋斗,成为成功者;有的历经磨难,心生厌倦,怀疑前程不再努力;更多的是积累着知识和经历,期望着成功的到来。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结果,不同的思考不同的结果。 有一次,陪同一个外地同学,参观雷锋纪念馆,走出来时视角不同,对英雄有了新的解读。由于是周日没有别的事,我们走得很慢看得仔细,下马赏花当然与走马观花效果不同,注意到许多以前没有发现但引人思考的东西。离开后,脑中除了雷锋热心助人外,发现雷锋还是一个励志榜样。他当过农民,尽管不是安分种地的;当过工人,还是大企业鞍钢的;是名军人,在那个年代,这三个角色绝对主流社会角色,代表着成功和荣誉。领袖的题词让他成为最出名的士兵,成为了一个“主流偶像”,身后的荣誉扑天盖地。虽然有人说,这种结果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,可是不可否认的是,雷锋走过的,是努力成长之路,自我实现之路。当雷锋的“成功”不再是当今社会成功的梦想,我感受至深的,不是成功,而是不断地成长。 说了一大段与质量人无关的事,只是想引出成长两个字,对于一个质量人,如果想不断成长,那么他就会不断前进,这是一个质量人的最大动力。 其实质量人在外人看来,并非是一个光鲜的职场角色,原因嘛,角色不重要,收入不高薪,升职渠道窄,企业里,干的是垃圾活,面对的负面问题多,质量稳定时那是干得好,质量出问题质量人要但责。外人看来,质量人不引人侧目就算不错,要引人瞩目,好象挺难。照镜自评,质量人知识面要宽,综合能力要强,化质量管理理论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,属于饱读诗书(质量专业)之有高深能力之士。而变动的时代,让原来闭门自负的质量人找开国门,睁看眼睛看世界,顿生要恶补基础,回锅重来的感觉。回顾质量人走过三十年之路,随着国家的开放,与世界的接触扩大,国外的质量管理理论引进,质量人处于一种不断学习的状态中,80年代学习全面质量管理,刚出校门几天的多,留下最深印象是QC成果,把工作内容按PDCA“格式化”要注形式,写成所谓管理成果,然后换来公司奖励;90年代中期9000将全面质量管理踏在脚下,那是美式管理打倒日式管理,西方管理打败东方管理的时期,大批的资料,成熟的管理方法被扫入垃圾箱,一群对生产流程不太熟悉的人,按照条文,照猫画虎地弄起了体系管理;二十一世纪,随着9000的贬值,什么扁平化、16949、6西格玛等等蜂涌而至,从一花独放到百花争宠,那是市场竞争剧烈,企业渴求成功的时段。质量人身陷时代漩涡,要学的知识有海啸般流量和数量,猛烈而大量,有时痛苦地感到,做为一个质量人,其实我懂得并不多,我需要懂得的更多!就说体系管理,那厚厚的五本16949工具书,令人极度纠结发狂,做为质量人,应该是逐一精读并深度掌握,还是一掠而过,了解大概?不学,质量管理知识不系统;学习,又感到公司这个现状,是否有点屠龙有术而世无龙?学或是不学,是个问题。 近期组织了一次生产厂的内审,从策划阶段的审核重点,到制订计划时的人员安排,直到审核后的报告编制,令我痛苦不堪,反复地讨论,大量地修改,结论如何确定,都需要一点一点亲力亲为。回头看看整个过程,反思前进中的重重困难,以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检讨:我错了,我还有很多不足,我的动手能力(亲自操作)还差,我的管理理论素养不够,我的做事综合能力需要提升。我在新的企业里,面对乱象,我需要改变,而改变需要相应的能力,我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,换言之,成长。 当质量人不愿意继续成长,面对各种困难听之任之,那只能得到一个结果,停止前进,然后对事业的激情不再、对知识的渴求不复存在。曾经分析人类创造发明两大高峰年龄带,一个是二十多岁,一个是五十多岁,前者称为少年成名,后者为大器晚成。我愿意相信,年少成名是一种天分,或机缘巧合,五十多岁的成功则是人生积累的结果,这种积累包括知识、阅历和对过往的思考。前者感情引导,后者理性相伴。前者不可学,后者可复制。 支撑质量人前进,还是需要有颗成长之心,否则会中途停下,慨叹之余,怨天尤人,把自己不努力的责任推向别人。其实人生成长,这种前进不是一颗树的年轮自然增长,而是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在知识储备、问题解决方面有所提升,或一人独守穿行于书林汲取知识,或穷极心力思考解决问题办法。有人在我最困难时,短信发来“永不放弃”,而坚持的结果是不断成长。所谓的成功虽然遥远,可是每天的成长实实在在,质量人的价值也会不断升涨。
首页 | 内审员培训 | 联系我们
与一般的咨询公司相比SQS提供的咨询服务强调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, 通过完善企业基础管理从而快速有效的取得认证,进而提高公司的盈利和竞争力。